中心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临床试验和应用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和产品,并把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实验室,开展双向研究。中心研究型病床及科研设施将向全市乃至全国临床研究开放,并与各医院目前以专病为特色的临床研究中心组成上海临床医学研究的共同体,充分发挥其高水平开放共享临床研究平台的作用。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彭畅课题组成功开发出一款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柔性可穿戴螺旋超声贴片,为非侵入性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疼痛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这项创新技术与国际现有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案相比,突破了现有疗法存在的药物依赖、手术创伤等诸多局限。
7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张贺桥与诺贝尔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非核苷类抑制剂有效抑制麻疹病毒和尼帕病毒RNA聚合酶复合物活性的分子机制,为应对这两种全球性传染病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科学基础。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雪松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Precise metabolic dependencies of cancer through deep learning and validations”的研究论文,构建了基于图的深度学习的癌症代谢依赖性预测模型“DeepMeta”,该模型依据转录组和代谢网络信息,首次实现癌症样本代谢依赖性靶点的精确预测。
近日,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科技大学曾嵘教授领导的临床系统生物学平台将系统生物学方法与高质量临床试验(RCT)相结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在Nature Medicine上合作发表了题为“An adaptive AI-based virtual reality sports system for adolescents with excess body weigh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虚拟现实(VR)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多维度获益机制。在这项研究中,临床系统生物学平台对血浆分子动态变化的深度解析,与高质量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高度嵌合,为临床试验的可解释性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将聚焦以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简介
随着冷冻电镜技术在膜蛋白结构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复杂的多态膜蛋白复合物结构功能研究成为可能。
科研平台部
2024-01-08
了解详情
2023-02-16
2022-08-17
高水平临床和医学研究能力的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