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临床试验和应用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和产品,并把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实验室,开展双向研究。中心研究型病床及科研设施将向全市乃至全国临床研究开放,并与各医院目前以专病为特色的临床研究中心组成上海临床医学研究的共同体,充分发挥其高水平开放共享临床研究平台的作用。
9月10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杨贝课题组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佳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DdCBE in action enable high-precision mitochondrial DNA editing”的研究论文,通过解析处于工作状态的线粒体胞嘧啶碱基编辑器DdCBE的复合物结构,开发了可用于指导TALE识别区与spacer长度设计的编辑窗口预测模型(WinPred)和高精度型DdCBE(aDdCBE),成功实现了单碱基精度的线粒体DNA编辑和对线粒体疾病的精准模拟。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幸俊课题组在镧系发光纳米测温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幅提高了纳米温度探针在近红外二区b的测温灵敏度,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程冰冰课题组联合罗宗化课题组在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 发表题为“Enhanc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of β-Amyloid through Focused Ultrasound-Mediated Gallium-68 Radiotracer Delivery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的研究论文。联合团队利用聚焦超声(FUS)技术,突破血脑屏障的限制,显著提升了Ga-68放射性示踪剂在阿尔茨海默症(AD)模型小鼠脑的递送效率,从而增强了β-淀粉样蛋白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分析(见图1)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 研究所徐菲课题组与华中科技大学刘剑峰团队再度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Versatile Stoichiometry and Biased Signaling of the Apelin Receptor-Arrestin Complex” 的研究论文,首次解析了爱帕琳肽受体(apelin receptor, APJR)与信号转导蛋白 β-arrestin1 形成二聚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 APJR 通过动态调控与 β-arrestin 的化学计量比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偏向性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为肥胖、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将聚焦以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简介
随着冷冻电镜技术在膜蛋白结构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复杂的多态膜蛋白复合物结构功能研究成为可能。
科研平台部
2024-01-08
了解详情
2023-02-16
2022-08-17
高水平临床和医学研究能力的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