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床研究中心联合上科大工会为上科大师生举行健康科普咨询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9-22
发布部门:综合办公室

秋意渐浓,万物丰实,正是调养身心、储备健康能量的好时节。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切实守护师生身心健康,9月16日下午,上海临床研究中心联合上海科技大学工会共同举办“医路暖相伴,师生健康行”健康科普讲座与健康咨询活动。活动聚焦师生高频健康需求,通过“科普+咨询”双轨模式,为全校师生送上专业、实用的健康管理指南,以实际行动传递“健康校园”的温暖关怀。

结合今年对于“健康体重管理年”的关注热点,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心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育璠教授给出了题为“科学管理体重,迈向健康生活”的科普讲座,王教授在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诊疗领域深耕二十余年,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临床经验与学术造诣兼具,是业内公认的代谢性疾病管理专家。



体重绝非简单的数字,更是代谢健康的晴雨表。讲座中,王教授结合临床案例与通俗语言,开篇便点明关键:超重肥胖并非“体型问题”,而是全身多系统功能紊乱的“信号灯”——从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到脂肪肝、心血管问题,甚至骨关节炎、肿瘤风险,都可能因长期体重异常埋下隐患。

针对师生关心的“如何科学管理体重”,王教授直入主题:关键不在“极端节食”或“盲目运动”,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饮食上,建议“三餐规律、营养均衡”,少吃高油高糖,多吃新鲜蔬果;运动上,开具肥胖的运动处方,个性化制定运动强度;临床上揭秘减重药物,针对“网红减肥神药”进行适应症详细讲解,让大家科学合理选择;若体重问题严重,也可评估手术方案,但切记“医学手段是辅助,健康习惯才是根本”。

科普讲座结束后活动进入健康咨询环节。此次咨询团队由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朱畴文主任领衔,汇聚全科、骨科、内分泌科、眼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科等临床科室的骨干医生,覆盖师生常见健康问题的诊疗与咨询需求。健康咨询服务特别设置五大“特色板块”,精准对接师生高频健康痛点:例如针对体检单上“甲状腺结节TI-RADS 3类”等专业术语,医生用“白话”解读风险等级,做好体检报告的“翻译官”;针对教师久坐备课、学生长期伏案导致的颈肩腰腿痛,骨科医生详细指导帮助缓解肌肉劳损,担任颈椎腰椎“急救员”;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眼科医生解析“户外活动时长与近视进展的关系”“角膜塑形镜验配注意事项”,做好孩子眼睛“守护专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肥胖患者,王育璠教授亲自解答困惑,指导制定治疗建议;针对女性常见的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等问题,付丽教授通过触诊筛查、超声报告解读,帮助消除“小疙瘩”的焦虑,明确随访周期,担当乳腺健康“安心顾问”等。除了特色板块,现场还设有神经内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等常规科室咨询点,参与咨询的教职工纷纷表示满意和赞赏,这种形式的健康服务,真正解决了我们的需求。”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联合上海科技大学工会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希望帮助学校教职工将“被动治病”转变为“主动健康”,建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近年来,学校始终将老师们的身体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此次活动作为年度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更强调“专业性”与“普惠性”的结合——既有三甲医院专家的权威指导,又通过“一对一”咨询实现个性化服务,让健康管理真正“触手可及”。

活动尾声,不少师生表示“干货满满”“意犹未尽”,感慨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解开了他们多年的疑惑,表示通过咨询收获良多!

秋阳正好,健康同行。这场以“温暖”为底色的健康行动,不仅为师生送上了“及时雨”,更播下了“主动健康”的种子。未来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将与学校工会深度合作,围绕师生需求开展更多针对性健康活动,让“医路暖相伴”成为校园里最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