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24日,上海临床研究中心肿瘤内科游洋医生、骨科盛旦丹医生,随上海科技大学科道书院实践团奔赴湖北省巴东县泉口村。当上海医疗的技术遇见巴山深处的信任,医学从数据走向真实的关切——那是一句句叮嘱、一声声解答、一次次并肩而行,亦是“泉口精神”(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生动实践。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的游洋、盛旦丹两位医生,响应号召,与上海科技大学科道书院本科生团队一同深入湖北巴东县泉口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与医疗援助,助力乡村振兴。
22日清晨,两位医生从上海出发,辗转10小时铁路与山路抵达泉口村。他们入住村医舒尚波家中,聆听舒家六代行医的坚守故事。在器械匮乏的条件下,舒医生凭借经验为村民乃至牲畜诊疗的无私奉献,让两位医生深受触动。交流中,舒医生与盛医生探讨了针对村民常见腰腿痛的因地制宜疗法,与游医生交流了提升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并积极为患病村民争取后续咨询机会。
23日,细雨中的泉口村委会前挤满了前来义诊的村民。咨询量超过百人次,问题涵盖卵巢癌、肺癌、肩周炎、腰腿痛、高血压等。两位医生耐心解答,详细记录健康风险,在体检表格上手写一条条叮嘱,提醒村民关注结果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用药。一位88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轮椅患者也前来求诊,足见村民对优质医疗的期盼。医生和学生们俯身轮椅前细心检查,尽力解答疑惑、满足需求,并与患者家属深入沟通,为后续诊治提供建议。
24日,义诊活动结束,两位医生返沪投入工作。泉口村的艰苦环境与村民的坚韧精神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践行“泉口精神”,通过医疗援助与人才培养,为偏远地区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